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染整科技月刊 » 正文

染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构建(十一)——染整企业管理信息化和生产自动化(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1  作者:陈立秋  浏览次数:29747
核心提示:陈立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特聘首席专家,获得中国染整行业终身荣誉奖。现从事染整工程的创新工作。
 1 染整企业管理信息化和生产自动化
      信息化是一个企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化就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等各个层面。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它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自动化技术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实践证明自动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对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计算机网络建设逐渐成为企业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纺织企业竞争力的増强需要将信息化技术和企业的管理、业务、生产、发展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不管应用CIMS,还是ERP、FCS、DCS,都是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及自动化方案,皆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一种手段。它们的成功实施,不仅需要企业完成最基本的生产自动化建设,亦需企业进行适应先进管理理念的体制改革。由于各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同及自身自动化程度的差异,纺织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必须向前迈进。
信息化建设绝不是赶时髦,必须谨慎、踏实地进行,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不能一哄而上,遇难而退。
1.1 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1.1.1 染整企业管理进步的目标如下:
      以高效率、低成本的规模化量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满足占市场主体的面大量推广的广大消费者可支付的纺织品服装等的需求;进行“无缺陷”一次准(RFT)染整加工;
      以高品质、高性能、高时尚、差别化的设计、研发和制造技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
      以柔性、精益、敏捷的计算机化、信息化、自动化快速反应生产系统和及时供应(JIT)、配送流通和管理流程,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时尚化、快流行、短周期和买家小批量、多品种以及从大单,慢单、长单变“快单、急单、小单、补单”的采购倾向;
      以数字化、网络化集成技术的制造基地和贸易平台,满足国际买家“一站式采购”,从设计到店铺(D2S)“打包式服务”的全球商品链趋势;
      以高效、低耗、节能、降排的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技术满足企业、公众、社会的健康、生态、永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1.2 染整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
1.1.2.1 印染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印染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涉及整个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事与企业文化、营销、生产、工艺、操作、设备、质量、成本、财务等各方面[1]。
(1)人事管理与企业文化
      要抓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创新人才的各个细节,要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激发人的潜能。同时要培育结合本企业实际的特色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大脑和潜意识,是企业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要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广阔的天地。
(2)营销
      拓宽经营思路,建立强有力的营销手段,调整产品结构,搞好售后服务,树立客户第一的思想。
(3)生产
      加强生产调度,有序地搞好“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生产秩序,不允许任何生产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高质量低成本。
(4)工艺
      实行工艺创新,优化工艺路线,优选染料或助剂,优化工艺处方、条件,达到工艺路线最短,用料、耗能最低,产品质量最佳。
(5)操作
      制定出各工艺阶段的操作细则,明确要点,对每个操作细节都要有章可循,加强安全操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6)设备
      以提高运转率为目的,防止带病运行,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强计划检修,制定严格细致的周期检修和检修内容,质量标准,开展技术创新,搞好热能回收,充分利用资源。
(7)质量
      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准确判定质量等级,及时进行质量分析,防止任何质量事故,追求全优。
(8)成本
      准确核算成本,及时传递成本信息。争取成本最低,产能最高。
(9)财务
      加强资金管理,充分利用资金,开展增收节支,定期进行财务状况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准确依据。
1.1.2.2 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步骤
      第一步,管理诊断。通过管理诊断的方式对自己企业的管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管理诊断的方式有:资料调阅、行业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专题讨论、客户探访等,通过3~4人专业团队5~8天的管理诊断,基本上能对企业的管理现状做出客观、系统、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第二步,在管理诊断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相关规则进行杭理,即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提出适合于企业自身系统以及各模块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解决方案,也就是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与解决方案等。具体包括流程与制度、对组织与岗位的明晰等。
      第三步,通过系统训练的方式,确保各部门、岗位了解掌握所需用到的解决方案,并顺利导入与实施执行。
      第四步,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导入,员工的价值观以及言行取向将趋向一致,组织及岗位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效率大大提高,确保组织管理各单元能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提高管理质量。在这个目标的前提下,其在管理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改造过程中,体现的是简单、明确、精确,一目了然,易操作,反而    使操作执行更简单。
      从管理的角度上讲,精细化管理只会使企业的管理问题程序化、简单化、明确化,并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效能。
1.2 信息化与精细化的结合
      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现代化,在我国的印染行业里不少企业已应用和实践了好多年,但是真正用得好的企业不多,相反不少应用企业往往开始积极性很高,后来看不到效益,应用又麻烦,逐渐又缩小应用功能,甚至放弃、瘫痪。这是由于认识上的问题,人们以为实施了信息化肯定现代化了,理应取得效果,其实信息化只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要想使企业生产取得明显绩效,还必须从精细化管理着手,从生产计划、原料管理、生产技术、操作过程、设备保养和维护、人员、生产成本、能源计量与统计、绩效考核等各个细节管理做起,再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与方法进行有效管理,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升级和现代化[2]。
1.2.1 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根据多年来的生产经验和印染生产的特点、设备情况、人员情况,对全公司、各车间、各部门制订非常详细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包括目标指标(年度和月度);成本和消耗限额;人员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管理制度;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环境减排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着重完善和补充了各生产工序的操作规程、设备的操作规程;细化了各产品的工艺流程和工艺配方,从而形成了精细化管理体系。
1.2.2 信息化促进精细化
      虽然我国印染行业信息管理开展已有很多年,但是应用厂家少,应用好的厂家更少。以往的管理系统都是典型的ERP模式,难以满足印染企业生产过程管理,与很多现代化控制仪器和设备不相连,更缺少从生产工艺过程和质量控制去管理水、电、汽、煤、染化料资源的消耗,缺少对生产过程排废减少的控制。“怡创”印染的经验是紧紧围绕印染生产的工艺过程,从生产计划,工艺设计,技术管理,生产管理,水、电、汽、煤、染化料管理,以及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的在线检测与控制仪器,有效地控制消耗,提高质量,提高产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很好的节能降耗效果。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印染界信息化管理体系难以有效应用的难题提供了参考方案,取得了通过信息化、自动化、精细化管理系统应用促进节能减排的一些经验。对生产过程的人、机、物、环境、成本、能耗等制订了精细化管理制度与实施的方法,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使原来人工难以做到的、及时的、大量的、具体的管理和统计工作都能快速准确做到,所以信息化促进了精细化,信息化使精细化得到更好的实现和开展。
1.3 数字化管理工具在染整企业中的应用
      染整企业的生产管理特性,除了经常提到的进销存,财务管理等常规管理以外,最重要的特性是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生产管理是印染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支撑,是企业盈亏的最重要的关键点。纵观印染生产管理全过程,印染实验室装备的数字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基本成熟;前处理、印花/染色、后整理等主生产设备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改进也日渐成熟,如何进一步挖掘印染生产管理潜力,主要可以从生产过程中的布匹物流、工艺、能源、化学品管理等几个关键层面来开展工作,以下将分项阐述数字化管理工具在印染企业的应用和管理提升效果。
1.3.1 生产过程布匹物流管理
      传统的印染布匹物流管理,主要靠人工的运转卡、布车记号等等,通过运转卡跟踪布匹的流转过程,在批量增加后,经常发生工艺搞错,订单不知在哪个位置,少布丢布等情况发生。针对这些情况,很多企业在逐步引进一些新的技术,如通过运转卡上加条码条,或者运用网络手段在每个机台上装条码条,通过条码条直接摄取,或者通过射频卡的摄取,从而给每个机台、每个订单,每车布输上身份标识。
      采用如上所述的信息化手段,通过机台刷取条码,可以实时通过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实时准确地监控到布匹的流转到哪个工序,通过程序设定对未做完的订单无法强制关闭,杜绝丢布少布、工艺做错等错误,并根据工厂实际需要,系统还可以提供报警、提示等功能,方便生产操作人员及时干预,避免生产失误。另一方面,借助物流管理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客户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终端或者设立于印染企业的查询终端可以随时了解其订单加工进度,提高客户满意度。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已经部署了这些物流系统,实现了从摆布开始到验布整个流程的物流管理。
      此外发达国家印染企业广泛采用的自动仓储系统,是未来印染车间布匹物流的发展方向,值得国内印染企业关注。
1.3.2 生产过程工艺管理
      印染生产过程的工艺管理分采集和控制两个层面。传统的生产工艺管理主要是工艺流转卡和工艺端完成,实际操作随意性大,有些靠运转卡上标注的一些工艺要求,但是究竟工厂实际是不是按照这个工艺要求来做,很难严格保证。
      通过运用数字化管理工具,可以轻松实现电子化的工艺单下载到机台上以及管理人员操作电脑上,将工艺要求与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确保工艺的准确有效执行。
更高层面的数字化管理是对生产工艺的控制,可以将工艺直接下载到机台或者是一些数字化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不需要人工再做第二次干预,实现自动控制。
      通过数字化工艺管理手段的运用可以有效避免工艺做错造成的生产返修,减少浪费,提升产品品质,另外通过技术开发和生产积累,持续对生产工艺和配方进行优化,形成产品工艺的知识库,显著提升产品工艺的重现性。
1.3.3 生产过程能源管理
      目前很多印染企业开始在生产线上安装各种能源表,实现对水、电、蒸汽能源的单独统计和核算,并结合一些绩效管理方法,深化对能源的精细化管理。
      数字化的能源管理手段一个概念就是总线式分布系统,以蒸汽总线系统为例,该系统可与做到蒸汽管配送到每个机台的压力是匀称的,杜绝压力过量,过量的压力很容易产生跑冒滴漏等浪费。另外,近年来很多企业用分布式系统来控制能源的表的系统,包括电力系统变频控制、三相平衡等问题,实现电的自动调度;用水方面,水量的控制也是极其重要的,水的控制,特别是机台的进水量控制。按照布种,按照工艺要求,通过数字化手段自动设定进水量,不单是节能资源的问题,同时也将对品质提升带来有益的影响。以水洗机为例,针对厚薄不同布种,如果进水量不做控制的话,极可能导致达不到工艺要求,净洗率低等严重质量问题。蒸汽是印染生产最大的能耗点,其管理方面的诸如干湿度、布面含潮率等问题,也将显著减少能源的浪费。
1.3.4 化学品管理
      化学品使用是印染企业除了布匹流转外最大的物流系统,印染生产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化学品流转的过程。对于印染过程化学品的使用新老工厂都在逐步改造,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化学品自动配送,取代人工流转,是印染企业化学品使用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传统印染企业生产过场靠人工来加载染料助剂,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将导致浪费和工艺达不到要求等问题。生产车间化学品的输送需要大量的人力,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印染企业都有普遍的减少用工的需求,比如车间里染化料搬运、机台边倒料加料等岗位如能取消将极大节约生产成本。采用数字化手段的好处一方面可以确保实际生产严格按照既定的工艺要求做,保证生产工艺重现性,提升质量稳定性,同时也能减少染化料助剂浪费,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安全生产。以全自动电脑调浆系统为例,该系统可实现准确控制浆料工艺配方的关键参数,通过智能残浆管理工具实现残浆近100%回用,显著提高浆料配制精度,提升产品一等品率,节能降耗,减少用工。
1.3.5 新型数字化装备
      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发的电脑分色制版、测配色、数码印花、数字化制网等新型装备,正逐步改变一些老的传统印染生产工艺方式。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