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纺织服装工业前景可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0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次数:405
核心提示:自1994年起,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便稳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了20多年的带头大哥,在中国
       自1994年起,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便稳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了20多年的“带头大哥”,在中国国内生产的成本也不可避免地上涨。此时越南、印度等国家的成本优势开始逐渐显露。于是,就像30多年前中国承接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一样,如今全球纺织业又开启了新一轮向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转移。作为曾经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中国纺织产业会如何评估自己遇到的新变化,中国纺织产业又该如何找到新的发展路径?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下称“中纺联”)。

 后有追兵但追兵尚远

 东南亚纺织工业的崛起,曾让许多人感到焦虑:中国纺织业会不会受到威胁?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华珊表示,当前,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1/3以上,有着全世界最完备的现代纺织制造和服务体系。“现阶段,中国纺织工业在发展规模、供应链体系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尚未受到来自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全方位威胁。”

 华珊同时指出,我们仍需正视东南亚、南亚等国纺织工业正在快速发展的现实和趋势。

 “以越南为例,他们的纺织服装工人每月工资约2000元人民币,是中国同业工人的1/3左右;工业电价、水价平均仅为国内的一半;增值税税率仅为10%,且当地雇员达到一定数量后,所得税还能享受免征或减半优惠。”华珊表示,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依托人工、原料、电价、税率等成本优势,在棉纺织、针织服装加工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国际竞争力,尽管其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但仍与国内一些纺织企业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根据WTO数据,中国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出口份额虽然仍稳居世界第一,但从2016年开始有所下降,2017年的34.8%较2015年的37.9%下降了3.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印度、越南和孟加拉等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份额均有所上升。其中越南提升较快,2017年越南出口份额为4.6%,较2015年提高0.9个百分点;2010年—2017年间,越南出口纺织品服装年均增速达17.4%,而同期中国年均增速仅为4.4%。

 华珊认为,“虽然这些国家与中国在国际出口市场中处于竞争关系,但同时在产业链发展上也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受到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国内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需求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南亚等地投资建设了一批纺纱、服装加工生产基地,与国内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产业链配套合作关系,“中国+东南亚”逐渐成中国纺织制造业的新国际布局模式。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产业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化纤、染整、装备等环节薄弱,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化纤、面辅料和纺织装备,是拉动中国纺织品和纺机出口的重要增长力量。

 整体上看,南亚、东南亚等国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虽然增长较快,但与中国仍存在较大差距,即便作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二大出口国的印度,其2017年的出口份额也仅为4.7%,连中国34.8%的零头都不到。而且,虽然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纺织生产中劳动密集环节发展较快,但技术和资金密集的高附加值环节仍然主要依靠中国,现阶段对中国尚不能形成威胁。但现状不等于趋势,对于中国纺织工业来说,仍需正视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

 科技+品牌两手都要硬

 更多发展中国家的涌入,让中国企业想在纺织服装制造加工环节获取利润变得更难。中国企业只有离开舒适区,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延伸,一面开发高新技术原料、高端装备,一面打造时尚品牌、拓展销售渠道。但很显然这两个附加值更高的领域都被发达国家把持着,刚刚跳出中低端“红海”的中国纺织业,一上岸就发现自己又要与发达国家“短兵相接”了。

 在“前堵后追”的格局下,中国纺织企业是如何突围的?华珊向记者分享了山东如意集团的故事。

 如意集团目前已跃居中国纺织服装500强企业榜首,跻身全球100大奢侈品牌公司,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棉纺、毛纺直至服装品牌的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而如意发展的根基,就是坚持科技创新与海外并购。

 如意集团旗下拥有18个国家的研发人员,每年在科技上的投入达到销售额的5%,研发经费不低于每年3亿元人民币。在山东总部,如意又投资7亿元建立7万平方米的全球科技研发中心。据悉,这是目前全球纺织服装领域最先进的研发中心。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如意的产品附加值提升了35%,并成功研发出被纺织界命名为“如意纺”的高效纺纱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申报了30多项专利。如今,“如意纺”的价格已达每平方米1万元人民币。如意生产的高级西装,也已经达到了每套7万元人民币。凭借核心技术及高科技产品,如意避开了国内中低档产品的无序竞争,成功进入国际高档面料俱乐部。

 与此同时,如意也在积极实施海外品牌并购战略。“其时尚版图的构建思路是从以科技支撑的原料业务,向收购具备国际认知度的时尚品牌扩张,形成全产业链的生态串联。”华珊说。

 如意先后斥资约40亿美元,将法国、英国、日本等地20多个奢侈时尚品牌收入囊中。其中尤以2017年收购美国著名面料制造商莱卡、2018年收购瑞士著名奢侈品牌BALLY轰动世界。

 如意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自主纺织服装品牌的市场认可度稳步提升:李宁在巴黎时装周、纽约时装周大放异彩,成为潮牌的代名词;波司登走出国门,老牌换新颜;安踏,中国设计中国造,同样成为国产运动时尚的领头羊……在2018年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价值50强榜单中,有9家企业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

 在人力成本优势减弱的情况下,中国纺织服装品牌还能获得较强的市场溢价能力,是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的回报。中纺联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超1%,高新技术化纤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大幅度科技投入,既缓解了生产上的成本压力,也实现了设备上的进口替代。当前国产纺机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部分产品已经可与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争。

 共和国“老兵”续写传奇

 3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19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中国未来将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作为“一般制造业”中的重要子类,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面对开放更多展现出的是自信。据中纺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纺织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达全行业的95%以上,经过多年转型升级,已具有相当的环境适应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但自信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中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告诉记者,中国纺织业的未来发展仍有可优化空间。

 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居多,正处于冲刺建设纺织强国的关键时期,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今天,希望国家可以通过财税措施精准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比如进一步提高研发试验、广告宣传等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将技改投资、产品开发费用等纳入抵扣范围等。

 同时,纺织行业是民生产业,全产业链可容纳2000万就业,中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建议国家进一步出台措施,适当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税收或社保负担。比如对于在就业及纳税方面贡献大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实缴社保情况按比例进行税收返还。

 社会各界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印象长期锁定在“低端产业”上,这也是纺织行业挥之不去的一大困扰。有些商业银行仍然将纺织行业列为“限制发展类”,还款期限非常短,投资类长贷基本无从获取,很多纺织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纺织工业也旧貌换新颜。昨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今天有了“科技、时尚、绿色”的新标签。未来,在成长与“成长的烦恼”之间,在“大”与“强”的新旧动能转换之间,中国纺织工业这位共和国的“老兵”还有很多新的故事可以书写。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