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义乌传统土布纺织再“土”也能出“新”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31  来源:中国纺织网  浏览次数:308
核心提示:“咯吱吱、咯吱吱……”7月28日,义乌市佛堂老街上又传来了阵阵织布声,义乌传统土布纺织技艺传承人杨姐又开始织布了,经纬交织梭来梭往,五彩斑斓的丝线和色彩艳丽的粗布映出杨姐笑意盈盈的脸,淳朴中尽显热情。
   近日,义乌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传统土布纺织技艺入选其中。今年59岁的杨姐幼时便目睹外婆、母亲在织机前劳作,对织机有着特殊而深沉的感情。为补贴家用,作为家中长姐的杨姐十几岁便从母亲那里学会了制作土布的全套流程工艺。“我每天都习惯坐在织机前织一会布,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织机前,杨姐热情地和记者介绍传统织机的使用方法,“我们祖祖辈辈都会这门手艺,既然传承下来,我就要把它守住。”杨姐边织边说。

  据悉,义乌传统土布纺织集绞棉、纺纱、织布、染色、裁剪等工艺。织土布分为平板织、色织(提花)两类。

  2013年,一直从商的杨姐夫妇听闻佛堂老街开发,便立刻决定回到这里开一家布庄,“捡起”老手艺。“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佛堂人,在有感情的土地上做感兴趣的事,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于是,“吉颜绸庄”便落地义乌,扎根佛堂老街,从此“向阳而生”、焕发新彩。

  杨姐编织的土布花色繁多秀美,质地精密细腻,深受顾客喜爱。经常有姑娘上门前来取经学习,朴实厚道的杨姐总是热情接待,耐心地为其指点纺织诀窍。渐渐地,杨姐和传统土布纺织便成了“网红”,常常会有全国各地的顾客慕名而来。2020年,一对住在义乌的新疆母女来佛堂老街游玩,向来对传统手工感兴趣的这对母女一下便被杨姐的手艺所“惊艳”,且深深着迷。“女孩隔三差五都要过来,在这里待上一天也不走!”杨姐回忆起这些“小粉丝”便乐得合不拢嘴。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做一个手工手机包我得花费一天时间。”杨姐感叹,城市面貌越来越新,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慢工”和“细活”愈发宝贵。“老手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审美感和使用感是现代工艺无法比的。”记者摩挲着土布,质感让人觉得粗糙又温馨。

  旗袍、香囊、挎包、布鞋、枕头、手机挂件、遮阳帽……件件用土布制成的物件,都是杨姐的“宝贝”,亲自设计花样,精妙巧思,亲手制作而成,温暖亲切。

  看到传统土布的千百种打开方式,顾客王先生不禁点赞:“从前义乌土布是老人家的东西,没想到这么漂亮,真让我大开眼界!”。

  “让这个传统手艺继续传承下去,是我最大的心愿。”杨姐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非遗”传承中,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的活力。

  几十年来,杨姐始终坚守在织布机前,传承着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义乌传统土布纺织也在不断尝试探索,推陈出新,给义乌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并将传统工艺不断发扬光大。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