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盛泽:千亿纺织名镇的供给侧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28  来源:中国纺织报  浏览次数:442


 

经常有服装领域的朋友问我,比邻而居的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和盛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区别在哪里?作为一名一直跑时装口的记者,我有很长时间回答不出来。直到2016年秋季,中国柯桥纺织国际博览会和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相继结束之后,记者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在忙碌的博览会表象下面,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


 


1.隔壁柯桥大打时尚牌,盛泽有什么?
 

从字面上看,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和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这两个专业市场,一个以轻纺为主,一个以丝绸为主,轻纺的涵盖面更广一点。但其实盛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一次转型,也就是从真丝绸到仿丝绸(化纤面料)的一次转移,在那次转移之后,尽管在品类品种及营销模式上各有千秋,但是地域如此接近的两个市场,总是难免会出现水乳交融的现象,比如,柯桥市场的很多贸易商户都是在盛泽拿货或者以盛泽的坯布为原料加工成品的。


 


 

也许柯桥早就意识到了它本身并不具有盛泽的产地优势,所以,柯桥的求变求新总是走在前面。2016年,他们更是大手笔地意欲占领时尚高地——推出2016柯桥时尚周,他们非常清楚,面料是时尚产业链的前道,时尚的终端控制地位始终掌握着面料的未来。就在柯桥隆重推出时尚周的时候,盛泽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成立30周年之际,也推出了一个升级之举——东方纺织城的试营业。至此,从丝绸到纺织,盛泽正式给它的化纤面料一个名正言顺的席位。

一个已经走到产业链终端大打时尚牌,一个进一步在它的面料产地地位上精耕细作。两个市场的差别好像已经呼之欲出,但是,有专家给记者指出其中的奥秘所在,两个邻居此举高下未见:因为对于柯桥来说,时尚固然有其“高大上”之处,而盛泽的产业提升,却是实实在在的大招,则是从坯布市场向成品面料市场跨进,而这正是产地市场的后发优势。

2.第二次转型,盛泽要打造成品面料一级批发市场

吴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盛泽镇党委副书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主任赵菊观向《中国纺织报》记者介绍说:“现在盛泽正在实现市场的二次转型,那就是交易面料从以白坯为主到以成品为主转型,打造国内一流的一级成品批发市场。”


有专家分析,目前,国内这样规模的一级批发市场为数不多,更确切地说,盛泽应该是唯一的一家千亿级的一级面料批发市场。赵菊观认为这正是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优势所在:“在盛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6800家贸易商户中,有5000多家贸易公司的背后就是盛泽的产地工厂,这是盛泽市场鲜明的特点。”



 

当然,目前这种产地市场遇到的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那就是产能过剩。有数据显示,上半年盛泽喷水织机平均开机率在75%左右。赵菊观对此并不讳言,他说:“针对这个问题,盛泽接下来的动作就是去产能。盛泽现有13万台无梭织机,11万台喷水织机,其中有9万台左右低档次的喷水织机,我们想把低档次的织机减到7万台左右。同时把这7万台喷水织机进行技术改造,比如带龙头提花,窄幅变宽幅,提升装备的水平,从而生产出优质面料,达到去产能增效益的目的。”


作为产地市场,从坯布市场向成品市场迈进,盛泽还有两个关键问题要解决,一个是智能织造问题,一个是绿色环保问题。赵菊观对于这两个问题显然已经成竹在胸,他说:“相对于东南亚市场,我们的人力成本相对较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盛泽纺织产业要高新化发展,都说纺织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如果高新化问题解决了,人工就会大大减少,甚至还可能出现黑灯工厂。这是设备方面的高新化,第二个方面的高新化是在原料方面,加大面料研发力度,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另外,从白坯到成品面料,不可逾越的一个问题就是印染的环保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从制度上解决了,保证每一块从盛泽出来的面料都是安全的。


打造成品面料一级批发市场,盛泽在自己核心优势上的有的放矢无疑让人们看到了一片明朗的未来。
 

3.盛泽还有一张王牌,放下和拿起都是沉重
 

与柯桥的时尚牌相比,盛泽手里的一张王牌是柯桥无法比拟的,那就是文化牌——丝绸。如果说盛泽此次推出东方纺织城是商业牌的话,那么盛泽的文化牌已经握在手里很久了。

记者在此次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现场看到了很多国外客商,但是,盛泽的纺织面料出口多年来却一直处于低位。据赵菊观介绍,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一年大概出口规模约13亿美元,对于一个千亿级市场来说,这个出口数字远远不够。来自墨西哥的客商Patella告诉记者,她来盛泽主要是采购真丝面料的,因为盛泽是真丝的原产地。有很多外国客商也都是带着这个意愿来到盛泽的。因而,有专家认为,因为盛泽面料的规模大户是化纤,而不是丝绸,所以人们对于盛泽丝绸符号的解读,难免有些信息不对称。甚至有专家戏言:丝绸这张牌对于盛泽来说,无论是放下还是拿起都是沉重。


 


    

熟悉中国服装产业的人都知道,盛泽丝绸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和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中国四大绸都”。曾经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而闻名于世。目前,盛泽的丝绸印象有几个标杆:先蚕祠的民俗文化,白龙桥“晴翻千尺浪,日送万机声”丝绸见证,还有华佳丝博园以及宋锦文化园博览古今的展示。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关于丝绸,除了那些辉煌的历史,我们还剩下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丝绸博物馆感觉更像是一座纪念堂,里面尽是对宋纱明缎充满怀念之情的歌颂。”当然,这不仅仅是盛泽这个丝绸古镇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丝绸产业面临的问题。

此次在盛泽采访调研,记者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2014 APEC国家领导人服装面料提供商的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他最近已经成了业界名流,其公司旗下“上久楷”的有些产品成了国礼。他的活跃无疑为盛泽丝绸打了一针强心剂。

另一针强心剂来自于同期举办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冠名的首届中国华服设计大赛。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几个在时尚领域响当当的名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原主席李当岐,中国服装双金顶设计师张肇达,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杨棋彬,以及中国金顶设计师武学凯、王玉涛、李小燕。他们在时尚圈的影响力让人们觉得此时他们应该出现在隔壁的柯桥时尚周才对,但这就是盛泽,举重若轻可能是盛泽打造“中国丝绸第一镇”当下最有效的一个手段。

在某种程度上,丝绸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形象。盛泽拥有了一张王牌,但,一个产业自身的力量在这种强大的文化和市场面前显得有些渺小,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未来的盛泽丝绸还需要更多产业整合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图片摄影:梁莉萍)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