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双和记:面对市场的“硬”坚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22  来源:纺织机械  浏览次数:487
核心提示:  针筒是圆纬机设备上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其工艺繁琐,几千个针槽中其中一个针槽有瑕疵,那整个针筒就会废掉。所以,国内50多家
   针筒是圆纬机设备上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其工艺繁琐,几千个针槽中其中一个针槽有瑕疵,那整个针筒就会废掉。所以,国内50多家针筒厂,真正受到行业认可的并不多,像双和记(厦门)机械有限公司这样,需要主机厂老板隔三差五来公司催交货的企业就更少了。

 十年精耕细作

 20世纪末,随着台湾纺织产业逐渐转移至大陆地区,圆纬机主机企业纷纷选择在大陆建厂。2003年作为配套企业的双和记来到福建厦门成立分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庄宗勋谈到,“由于加工设备和原材料不同,双和记并不急于开拓市场,而是在做内部调整,经过两年对产品的反复试验和使用,终于做出了适用于大陆地区的圆纬机针筒。”

 据悉,双和记的销售主要针对大陆市场,产品包括各种规格的针筒。随着面料市场需求多变,主机的精度、结构和生产工艺也随之变化。2016年开始,高针速圆纬机的需求居高不下,因为是细针距,对于针筒的精确度和耐用性有了更高的标准,一些针筒厂的质量达不到要求不得不放弃这部分市场,这让双和记迎来了订单井喷的机会。

 事实上,自2005年开始,双和记看到圆纬机走高端路线的企业基本都在研发高针速设备,预见到未来细针矩针筒一定是需求方向,便开始了根据其针筒的特性及材料进行的探索研究。

 庄宗勋表示,“2015年,我们终于推出属于自己的细针距针筒,实现可替代进口

 而这十年,双和记就是在无数次与主机厂沟通交流、互相磨合、找问题、实现完美的配合过程中挺过来的。可以说,这十年,就是对高品质追求的专注。”

 针筒也是工艺品

 双和记一直以来都不愁订单,也不愁交货。真正发愁的角色变成了主机厂,很多做高端圆纬机的生产制造商,经常来双和记车间催发货。

 而庄宗勋却不急着。他说,“在我的观念里,一年针筒的生产量会保持在7000套左右,这不是饥饿营销,而是有能力做多少就接多少订单。在没有增加加工设备的情况下,接了超量订单,产能上去了,势必会降低产品品质,流失的客户在我看来更加得不偿失。一个针筒有3000~4000个针槽,一英寸就多达60个针槽,这对于产品的精准度要求非常高。每家企业的产品需求都是不同规格,需要客制化生产才行。每个针筒都像是一件工艺品,要保质保量地认真对待,不能克扣分毫。”

       

庄宗勋不急于挣快钱,用十年研发细针距,不为订单和产能增加技术人员和加工设备,始终保持为主机厂提供质量如一的产品。这份定力,就值得行业内企业学习。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