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18年丙纶分会年会暨丙纶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6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浏览次数:1389
核心提示:丙纶具有质轻、强度大、耐酸碱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地毯和产业用等领域。由于纤维级聚丙烯生产技术和熔纺技术的进步,
 丙纶具有质轻、强度大、耐酸碱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地毯和产业用等领域。由于纤维级聚丙烯生产技术和熔纺技术的进步,全球丙纶产量稳定增长。从全球聚烯烃纤维产量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烯烃纤维生产国。

  为激发丙纶行业发展新动能,11月15日,2018年丙纶分会年会暨丙纶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再广东揭阳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丙纶分会、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丙纶网承办。会议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当前市场竞争、贸易摩擦、新品开发、绿色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广东省揭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端雄、揭阳市揭东区委常委钟金鸿、揭阳市揭东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局局长郑创辉,以及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代表和业内专家等1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向东、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丙纶分会秘书长李增俊主持。

  技术进步空间大

  市场前景大有可期

  端小平在致辞中指出,丙纶是一个产品性能优良、生产过程绿色环保的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2017年,我国丙纶规模以上近50家企业实际产量稳定在30万吨左右,不足合成纤维总产量的1%,是合成纤维中所占比重较小的品种,产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等地区。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实际数据偏差较大,根据化纤协会实际调研统计,我国丙纶产能103.6万吨,实际产量大约80万吨,其中长丝(包括单丝)产能52.15万吨、短纤产能24万吨、BCF产能11.95万吨、高强工业丝产能15.45万吨。由于丙纶优良的性能,在绳缆、织带、非织造布、土工布、卫材、高档运动服等特定领域的应用,使得其近年来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由于历史发展轨迹的原因,欧美、特别是美国的丙纶产业发展水平比中国高,尤其是在产业用和高档运动服领域。丙纶在这两个领域的应用是其不同于其他化纤品种的一大特点,这也使得丙纶行业的技术进步空间更大。

  端小平强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化纤工业推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纤维更加关注社会责任、终端消费和未来发展,纤维材料领域的科技革命正推动化纤产业颠覆性发展,具有智能、多功能、超高性能、超高附加值、超高性价比、超高产业拉动效应、低碳绿色特征的纤维加工技术催生新一代化纤产业。新技术、新装备、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应用,功能性、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是新一代丙纶人的责任担当。

  刘端雄指出,揭阳是广东制造业城市和民营经济大市,拥有金属、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优势传统产业,其中中石油化工和纺织服装是揭阳支柱产业,具有完善的产业链条。目前,总投资654.3亿元、年产20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260万吨芳烃的炼化一体化,以及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必将带动实现石油化工和纺织服装产业的链条延展重构,也为化学纤维工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创造有利条件。未来揭阳将坚持把服务企业和项目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扶持措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会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丙纶分会进行了轮值换届,选出了新一届会长、副会长单位。其中,会长单位为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副会长单位有(排名不分先后):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慈溪市大东化纤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灵达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湖北博韬合成纤维有限公司、江西东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福建三宏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市毅通织造有限公司。新一届轮值会长由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清海担任,秘书长仍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李增俊担任。

  广东蒙泰目前以差别化、功能性丙纶长丝为重点发展方向,在常规丙纶FDY、DTY丝的基础上,开发了高强低收缩、超细旦、异形截面,以及抗紫外、抗老化、抗菌、阻燃、远红外、夜光等功能化、差别化丙纶长丝,客户遍及亚洲、欧洲、南美、大洋洲、非洲及国内多个省份和地区。根据协会的统计,近两年,该公司已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聚丙烯长丝生产企业。

  郭清海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丙纶行业的发展历史。他介绍,1954年,齐格勒和纳塔发表了等规聚丙烯的制造专利;1957年由意大利公司首先实现了等规聚丙烯的工业化生产;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不断加大投入研发高性能、功能性丙纶,大力发展丙纶在装饰和产业方面的用途,拓宽了丙纶的应用领域;70年代,美国、意大利、捷克等国家开始兴起丙纶细旦丝的开发;80年代中期,混凝土强丙纶取得了进展,美国、西欧开始将其用于建筑行业,而中国刚开始了对丙纶的研发;90年代以来,随着丙纶性能的改进,丙纶品种更加多样化,美国研制出了具有阻燃、抗静电等多种功能的丙纶,而西欧各国则成功开发出了导电丙纶、电热丙纶、生物吸收降解丙纶等新型差异化丙纶;到20世纪末,我国则已相继开发出了细旦、阻燃、抗菌、抗紫外、抗老化、远红外等差别化丙纶,并拥有了一定产量;21世纪初,我国行业内进一步开展了对高强、抗紫外、可染、细旦、超细旦等丙纶产品的研发。至此,大部分差别化丙纶我国都有生产和研发。

  目前,与大品类化学纤维相比,国内丙纶制造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此,郭清海表示:“我们希望借助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不断推动和加深行业技术交流及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集聚,提升行业综合竞争能力。丙纶虽然是化纤行业一个小品种,但可以有大作为。丙纶也是所有化纤行业中能耗最低、污染最小的环境友好型行业,是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我相信通过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通过对丙纶功能和特性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拓展,特别是‘耐酸抗碱’这一独一无二特性的应用,未来丙纶行业的市场前景将大有可期。”

  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龙介绍的是《化学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他指出,目前,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分别都制定了纺织纤维材料发展战略。德国Future TEX强调低碳、绿色、循环,新型纺织材料中高性能、功能创新、复合材料将是未来发展趋势;美国则注重系统创新,产学研产业链要素的紧密结合,强调军民融合,纺织产业将是其振兴项目;日本更强化应用机理研究,强调发挥功能、性能的极致。

  目前,我国纤维新材料有了全新定位,即为21世纪人类提供解决方案,包括纺织、工业、环境、健康、安全等新领域,有产品可设计、技术可调控的新内涵。我国化纤工业“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四大工程,即纤维新材料重点工程、绿色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品牌培育工程。同时,我国纤维新材料也将更加强调专业化定制,多重技术融合,产业链整体发挥等。

  中石油经济研究院高级专家高春雨在介绍《2019年我国聚丙烯产业发展趋势》时指出,2017年以来,我国聚丙烯产能增长较快,需求增长加快,2017年中国聚丙烯产能达到了2348万吨/年左右,当年产量为2038万吨,进口量490万吨,表观消费量为2493万吨,同比增长9.5%,主要用于编织、注塑和薄膜领域。高春雨预测,2019年可能是我国聚丙烯产能增加较快的一年。他分析,2018年聚丙烯新增产能248万吨/年左右,2019年新增产能将达300万吨/年。

  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顾庆良的演讲主题为《中美贸易战的时代背景及对中国纺织行业的影响》。他从时代发展的历史视角解读了当前格局,以及2000年来世界纺织产业与贸易格局,并针对今年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提出了应对之策: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增加包容性增长的理念与实践;从刚刚落幕的进博会可以看出,新兴市场和国内消费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实施“科技创新+设计创意+市场创业”战略;运用ICT移动互联网、智能等。

  广东化学纤维研究所副所长司徒建崧介绍了《珠三角地区化纤产业创新转型之路》。他表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是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东化纤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广东化纤行业进入调整阶段,但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在丙纶生产中和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在锦纶生产中,依然在全国保持着一席之地。当前,正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期,珠三角地区化纤产业要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对外市场的信息资源和有利条件,在高附加值产品方面做多做强;在纺织后加工强大的基础上,重视源头材料的开发;作为产业链的延伸,大力发展无纺布生产。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蔡正国分享的是《功能化聚丙烯的结构设计、合成及应用前景》。他指出,聚烯烃是通用高分子材料,但却因分子链的非极性使得产品的应用,特别是在高端领域的应该受到限制。蔡正国提出可用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种方式解决此问题。他还介绍了聚烯烃催化剂的发展、烯烃与极性单体的共聚、功能化聚丙烯的共聚改性等最新研究。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敏在介绍《化纤工程项目规范》丙纶专题研究时指出了组织实施丙纶专题研究的背景、工作任务、目的,以及调研的基本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王敏强调,随着丙纶原料聚丙烯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丙纶有可能在许多领域取代或部分取代其他售价较高的纤维品种。同时,我国丙纶功能化的研究已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根据丙纶纤维产业生产和研究日趋多样化的需求必须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我国丙纶纤维产业标准化水平。组织实施丙纶专题调研的目的是梳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对项目的建设要求包括公共安全、环保、节能等;了解项目规范涉及的总量规模(项目规模)、规划布局、以及工程项目功能、性能、关键技术要求和指标等;了解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及强制性条文分析,突出现行强制性条文的覆盖范围、可行性、可操作性研究;了解国外相关法规、规范、标准研究、全面分析法规、规范、标准的构成要素、术语内涵、各项技术与我国的差异等;为编制专题“研编报告”和“工程规范草案”提供基础数据。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