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不仅识别人脸还能识别化纤 人工智能攻破纺织业最后关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16  来源:浙江新闻  浏览次数:358
核心提示:2秒内就能完成对一锭产品的360度检测和结果输出,技术上能够实现每秒超过1千万次的海量库特征对比,24小时不间断对化纤行业的DT
       2秒内就能完成对一锭产品的360度检测和结果输出,技术上能够实现每秒超过1千万次的海量库特征对比,24小时不间断对化纤行业的DTY、FDY、POY等产品进行外观检测,对毛丝、油污、绊丝、僵丝、成型不良等缺陷检出率达99%以上。

近日,记者在慧知连化纤丝智能外观检测设备新品发布会上见到这样一款应用于化纤品外观检测的设备,在人工智能大潮中诞生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纺织业当中。

“对于企业来说,这台设备最大的意义在于提高检测质量。”专门从外地赶来的绍兴天圣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到,“在外观检测这一关,工人一次要检查8、9个问题,总有麻痹大意的时候,效率低还容易出差错。”目前大多数纺织厂仍旧使用人力对产品外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并不稳定。该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设备让他感到惊喜的是能够通过对缺陷特征进行识别来反向追溯问题发生的原点,实现生产线问题的实时反馈和预警,助力企业真正实现“智能制造”。

“它是一款可以自己学习的系统。”杭州慧知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承成介绍,设备在进行检测的同时,还能建立化纤产品的外观数据库,实现系统的自主学习,不断升级系统的检测能力。

而在整个纺织行业,外观检测是最后一个未被“无人化”攻克的环节。以上天圣工作人员表示,天圣外观检测车间常年聘请200多名检测工人,“整个工厂所有环节都已经实现了机器换人,只有外观检测车间还是人来人往。”

这台设备有望帮助企业减员增效,降低人口红利消失给化纤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方承成介绍,按照三班倒的工作流程,一条每天检测3万锭的流水线每天共需要25名工人在岗,但若换成是机器检测,整条流水线就只需要1到2名工人,节省近90%左右的人力。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