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南充丝绸产业的“蝶变新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14  来源:青海新闻网  浏览次数:325
核心提示:  2000年前,闻名遐迩的古丝绸之路从当时的帝都长安出发,向西延伸,连接了整个欧亚大陆,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
   2000年前,闻名遐迩的古丝绸之路从当时的帝都长安出发,向西延伸,连接了整个欧亚大陆,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留下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

  2000年后的今天,已然是互联网的时代,是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时代。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创新驱动的时代,任何产业都必须创建与传统经营生产管理方式截然不同的新秩序、新模式。

  新世纪以来,中国丝绸发生的四大变化

  想要了解中国丝绸产业的发展,除了了解其辉煌灿烂的历史,更需要了解当下丝绸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笔者翻阅相关资料,总结出新世纪以来,中国丝绸发生的四大变化。

  第一,经营主体民营化。当前,除了几家“巨无霸”的投资管理型大国企以外,全国丝绸制造业基本都实现了民营化。民营企业家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驱使新工艺、新产品接连推出,降本增效,进一步激发行业发展活力。

  第二,东桑西移趋势化。东桑西移可以说是我国丝绸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顺应了丝绸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趋势,解决了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影响丝绸产业这一难题,起到了未雨绸缪的作用。

  第三,降本增效技改化。工艺方面主要是鲜茧直缫,使得鲜茧丝从“悄悄地进村”到大大方方地销售。除此之外,缫丝、印染的节水零排放,织造、印染数码化等成为竞争常态,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都有明显提升。

  第四,经营模式创新化。主要体现在企业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现在东部地区一些丝绸名企的终端品牌渐为人知,西部地区虽然重点在生产前道产品,但质量和品牌意识迅速增强,激发了企业创新力。“互联网+丝绸”更成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终端制成品包括蚕丝被在内的网上销售正异军突起。

  互联网时代,传统丝绸产业“和合”有术

  从制造到“智”造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产业体系的效益产出主要依靠信息链和价值链的紧密联系和最优配置,但当前我国传统丝绸行业往往注重的是生产链和供应链,导致我国丝绸行业经常处在过山车、打摆子,增产不增收、减产必减收的怪圈里,究其原因是我们对信息资源和市场价值忽略导致的。

  现在互联网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产业翻身的重要契机,国家茧丝办、行业协会以及区域性企业集团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摸到第一手资料,绘制详尽的行情趋势图,把资源、市场、价格各项分析得清清楚楚,做出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最优方案。

  而对于丝绸企业而言,通过嫁接互联网,可以实现在全国各地的各产业链生产企业的同步即时管理,规格、质量、产量、物流达到智能化自配自调。例如,目前的丝绸企业生产安排往往是冬排夏品、夏产冬品,适应性和机动性都不强,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导可以模拟计算出符合实际的营销量,从而快速调节生产,安排适当产能,适应市场。

  从“店商”到“电商”

  中国的丝绸产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未来道路向两头伸展,一是走进纽约巴黎,成为世界时尚标志,让丝绸的柔美奢华、富丽华贵的品质得到高端消费者追捧;二是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丝绸舒适保健、温暖轻盈的功能为普通百姓也能享用。

  “互联网+丝绸”的模式为传统丝绸产业的智能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其中以南充丝绸发展模式可为代表。

  南充作为传统的丝绸之乡,有着3000多年的蚕丝生产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被确定为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之一,2004年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绸都”称号,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享有这一称号的城市。

  “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就是对这座著名“蚕桑之乡”“丝绸之城”的形象写照。作为南充的骄傲,丝绸是南充的一个符号、一抹亮色、一张名片。近年来,南充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机遇,大力实施“155发展战略”,推进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并与网库集团联合打造了中国丝绸产业网(sichou.99114.com),打破传统思维,结合新模式,培育丝绸行业新的销售途径,利用产业互联网带动当地企业转型升级。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