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春节期间聚酯负荷偏高,叠加供应端预期之外的减量,近期聚酯两大原料表现相对强势。截至昨日,聚合成本已上涨至接近6600元/吨。近期随着聚酯原料的持续推升,让一些下游终端和贸易商被迫开始启动年后备货。
上周末开始,聚酯长丝企业大单接单增多,量大订单实行一单一谈的模式。根据统计,聚酯产销自上周末开始已经连续4天大幅放量,下游终端进入全面年后备货状态。
从备货的力度来看,首先是贸易商备货量较多,甚至万吨级别的拿货量也不在少数,个别化纤大企业已经对贸易商停止开单,以减小为了万一未来行情走弱带来的抛货和干扰市场价格的影响。其次是部分实体下游终端企业备货达到一个月甚至以上,一些下游企业觉得在化纤企业大幅度去库存和大量开空的背景下,年后3月底之前价格或会硬挺,因此纷纷备货到3月底,按正月十五元宵节即2月25日恢复正常开工来算,备货量需要35天左右的量。
同样聊起今年春节前的情况,下游老板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与去年春节前相比,今年老板们的心态好了很多。据了解,海宁一企业去年春节前一个月就放假了,但今年的计划是做到春节前一周。
“就织造端而言,今年梭织如喷水织机企业放假较晚。当前,吴江、长兴、苏北地区喷水企业开机负荷还在八成偏上,而局部针织如经编和圆机企业放假较早,尤其是常熟的经编和圆机企业以及萧绍的圆机企业,开机负荷较低,三成以下运行。不过,海宁经编企业开机负荷尚可,仍在八成偏上。”华瑞信息(CCF)资深分析师何玲莉表示。
目前整个纺织服装供应链都进入了交货扫尾期,印染端同样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来自全国各大印染集聚区及纺织印染的朋友圈,很明显能感受到临近年底时赶单的火热劲!与往年不同的是,“翘尾”行情为印染行业带来了一波“小旺季”,哪怕是已是1月中旬仍不断有坯布进仓,再加上部分员工早已提前返乡,车间开台不足,生产随之出现拥堵现象。
某染厂业务员透露道:“我们厂早就有工人陆陆续续返乡,机器只能开到6成,后面还得再降。现在车间都不开卡了,前面开的卡到放假前都做不完。”
据何玲莉介绍,去年12月下旬开始,下游订单和生产发生变化。“一个是订单内外销轮转,受海运费持续上涨带动,外销订单有春节前集中出货的需求,生产上有赶单行为;另一个是品种季节性转换,主要以服装类产品为主,由冬季面料产品转向春夏季产品。因此,开机负荷较高的企业主要偏向外单,且品种偏向春夏季产品,喷水织机表现更好一些,像加捻、仿棉、弹性等产品生产比较忙碌。”何玲莉如是说。
随着春节开始临近,维系纺织企业生产的印染厂在本周大规模放假,市场活跃度会逐渐淡下来。去年因大环境的问题,导致全年接单和利润情况并不乐观,但四季度以来的市场好转给了纺织企业心态的微妙转变,不管是节前备货还是节后生产恢复都会较之前更积极,因此,多数企业会合理控制假期在20天左右,本周之后织造开机会迎来一个大滑坡,到春节前降到20%-30%,春节初八后攀升很快,基本春节后初八和初十左右将会迎来复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