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文献 » 正文

印染前处理用助剂分类及技术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5  来源:CTA中国纺织助剂网  浏览次数:1157
核心提示:前处理用剂常用的有碱类、酸类,以氧化型为主的漂白剂,表面活性剂,用于淀粉浆退浆的酶制剂等。 (一)碱和酸1.碱类以烧碱为常用
       前处理用剂常用的有碱类、酸类,以氧化型为主的漂白剂,表面活性剂,用于淀粉浆退浆的酶制剂等。  

        (一)碱和酸 

        1.碱类以烧碱为常用。工业用烧碱中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有固体烧碱(一般纯度为95%以上)与液体烧碱(含量30%~42%),固体烧碱便于长途运输及贮存保管,液体烧碱使用方便,但体积较大。由于烧碱用食盐电解法制造,空气中二氧化碳也容易与烧碱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烧碱中的纯碱含量应上大于1%~3%,氯化钠含量上大于1.5%~3%。烧碱是强碱,对皮肤及粘膜腐蚀性极强,使用时应注意劳动保护,尤其溶解固体烧碱开桶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烧碱在棉及棉型织物印染厂中是重要化学用剂,在前处理工序中常用于织物退浆、煮练、丝光等。每百米织物标准碱耗为0.8~1.2Kg。 

        纯碱在化学分类上属于盐类,在水溶液中水解后呈碱性,碱性较弱,不能代替烧碱,一般用作软水剂、色织物的煮练剂及蛋白质纤维的精练剂。 

        氨水在棉印染厂中很少使用,有时用于液氨丝光及醋酯纤维织物的煮练等。 

        其它尚有泡花碱(又吊水玻璃),是煮练及双氧水漂白时的助剂。 

        2.酸类以硫酸为常用。用于退浆、煮练及漂白的酸洗,丝光后的中和等。工业用硫酸一般H2S04 含量为92.5%~98%。由于含有少量铁质、二氧化硫及有机物,使商品带棕色。浓硫酸腐蚀性较强,搬运时应轻放。浓硫酸加水时能产生大量热能,稀释浓硫酸时,只能将酸慢慢倾入冷水中,适当搅拌,绝对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因为硫酸为热的不良导体,并且具有极强的吸水性能,遇水产生的高热如不能立即散发,一部分水将迅速沸腾,使硫酸随蒸汽飞溅伤人,腐蚀皮肤及衣物。浓硫酸贮存时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处所,避免受热或雨水浸入容器内,从而引起爆炸。 

        盐酸作用与硫酸作用相同,也可用于中和碱剂。但硫酸价格较廉,含酸量高,中和能力强,工业盐酸浓度低,中和能力上如浓硫酸,所以在前处理时仍以使用硫酸为主。 



 

        (二)漂白剂 

        棉及棉型织物都用氧化型漂白剂进行漂白,常用氧化型漂白剂有下列数种。 

        1.过氧化氢 

        俗称双氧水,用于棉织物及涤棉混纺织物的漂白,效果较好。工业用双氧水含过氧化氢30%,并含有少量作为稳定剂的硫酸。30%的过氧化氢溶液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与金属物如铁、铜、铬等接触、受热或日光曝晒即起分解爆炸。贮存时应藏于阴凉遮光处。久贮有效成分会降低,故上宜长时间贮藏。 

        2.次氯酸盐 

        由氯气与碱反应而成。与石灰反应的产物称为漂白粉(是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夊盐,一般用CaOC12 来表示它的分子式),优良的漂白粉含有效氯约30%~35%。含有效氯比普通漂白粉高的通称漂粉精(有效氯是指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即一定量的漂白粉与酸作用后生成的氯气量,用百分率来表示)。 

        由于漂白粉是钙盐,使用上甚方便,除小厂仍有应用外,目前几乎都使用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氯气与烧碱反应的产物,是次氯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次氯酸钠可以由印染厂自制,也可使用化工厂供应的产品。 

        市售次氯酸钠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含有效氯100~140mg/L。次氯酸钠的性能与用途与漂白粉相同,一般用于低档棉织物、维棉混纺织物漂白。 

        3.亚氯酸钠用于高档织物的漂白,效果比次氯酸盐好,白度稳定。由于亚氯酸钠价格昂贵,对设备耐腐蚀的要求高,且亚氯酸钠分解产物C1O2 毒性较大,目前国内使用上多。 

        (三)表面活性剂 

        印染加工几乎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由于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使水溶液不能迅速良好地对纤维润湿、渗透,不利于印染加工的进行。为此,常在水中加入一种能降低水表面张力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表面活性剂。通常在水中只需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便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属于这样的物质有很多,例如常见的肥皂、红油、平平加0等。表面活性剂按其使用性能,主要可分为润湿渗透剂、乳化剂、分散剂、洗涤剂等。尽管表面活性剂有各种各样的性能和用途,但从它们分子结构来说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由亲水基和疏水基两部分组成。 



 

        亲水基是指与水有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常见亲水基有羧基(-COONa)、磺酸基(*SO3Na)、硫酸酯基(*0—SO3Na)、醚键(*0*)等。疏水基也称亲油基,就是与油有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如烃基(C17H35—、C12H25 —)等。 

        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分类方法是根据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所带电荷的情况,分作离子型与非离子型两大类,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再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型三类,如下所示: 

        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降低程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表面活性剂浓度有关,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减少。溶液的表面张力达到最低值所需最低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临界胶束浓度,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应稊大于临界胶束浓度,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在一般染整加工中,主要使用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类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下列一些品种: 

        (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拉开粉:是良好的润湿剂。 

        红油:通常用蓖麻油与硫酸作用制成,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常用于织物煮练。 

        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纳盐,性能优良。但在硬水中容易生成脂肪酸钙镁盐沉淀,在酸性溶液中易分解析出脂肪酸,从而失去洗涤能力,并使布身变硬。若粘着在设备导辊上难以去除。 

        烷基苯磺酸钠(ABS):是家用洗涤剂主要成分,耐酸及硬水,去污能力也较好。 

        扩散剂NN0:多用作染色时染料的分散剂。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渗透剂JFC(又吊润湿剂EA):耐酸、耐碱,对硬水稳定,练漂中用于退浆助剂、酸洗、漂白等。 

        平平加0:有很强的扩散能力,都用于染色、印花。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能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同浴使用,否则将相互结合而彼此失效。对于其它阳离子型助剂及染料亦然,同浴亦将造成染疵。反之,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也不能与带阴离子的助剂、染料同浴使用。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同浴使用。目前表面活性剂发展较快,品种繁多,在印染加工时应选用效果最佳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印染产品质量。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