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文献 » 正文

【草木染】中国古代五色体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21  来源:纺织印染服装资讯  浏览次数:794

青色,生物生长之色
红色,即赤色,太阳之色
黄色,日光之色
白色,太阳之明,日未出,初现微光
黑色,昏暗之色

中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不同颜色一般使用不同的染材,天然染色中使用植物染料为最多,用途也最为普遍。如树皮、树根、枝叶、果实、果壳;花卉的鲜花、干花、花叶、花果;水果的外皮、果实、果汁,及草本植物、中药、茶叶等很多都可以用来染色。古代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就是将五种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多次色)”。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宋应星.《天工开物》:“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古代最初用的是菘蓝,后来逐渐发现了蓼蓝、马蓝、木蓝、苋蓝等诸种可以制靛之蓝。



赤色,中国古代将原色的红称为赤色。中国染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有用朱砂(硫化汞)。用它们染色,牢度较差。周代开始使用茜草,它的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

 

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栀子的果实中含有"藏花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南北朝以后,黄色染料又有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用柘黄染出的织物在月光下呈泛红光的赭黄色,在烛光下呈现赭红色,其色彩很眩人眼目,所以自隋代以来便成为皇帝的服色。宋代以后皇帝专用的黄袍,既由此演变而来。 


 

黑色,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柏叶等。中国自周朝开始采用,直至近代,才为硫化黑等染料所代替。掌握了染原色的方法后,再经过套染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间色。

 

五原色的发现和色彩混合规律的掌握,大丰富了色彩的色谱和艺术表现力。“五色”是色彩本源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五色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古代色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色彩艺术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