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七八米宽的藕哨浜,一边是村庄和菜地,另一边是几家印染厂和锻造作坊。触目惊心的是,两岸的水草上粘满了黑色的油污,菜地里菜叶上全是黑灰。近日,市263暗访组突击检查常熟市碧溪新区李袁村工业区,发现工业区内综合环境问题突出。
最新消息:天天虹印染停了五天,金太阳印染停了三天。宏顺印染也停了六天了,至今还没有开,在整改锅炉。
位于藕哨浜北岸的村庄叫陆家浜。一进村,市263暗访组暗访人员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酸的味道。在村民的指点下,暗访人员穿过村前的农田,走到藕哨浜前。藕哨浜河面宽不足七八米,河水颜色发黑,河两岸的草丛上粘满了黑色油渍。河西面尽头处的常熟市鑫建(天天虹)印染有限公司在河岸上堆了许多杂物,厂区有两个废水排放口有污水流入河道。村民告诉暗访人员,异味和河道污染的情况已经存在不少时间了,河边就是村民的菜地,但是菜叶上经常沾满了一层黑灰,村民种了菜也不敢吃。
针对村民反映的情况,暗访人员随即进入各个厂区仔细排查。在检查中,暗访人员发现,常熟市宏顺印染有限公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指标都存在超标问题;常熟市鑫建(天天虹)印染有限公司和常熟市金太阳印染有限公司存在二氧化硫超标现象;另外,暗访人员还发现,部分印染企业的定型机油烟没有进行回收处理就直接排放;一些印染企业的燃煤锅炉虽然安装了废气排放自动监测系统,但依然存在废气超标排放的现象。
在鑫建(天天虹)印染公司的北侧,暗访人员还发现了一家锻造作坊。该作坊的烟囱正冒着一股股黑烟。走进这家锻造作坊,一只炉灶正冒着红色的火光,一旦炉灶鼓风机启动,整个车间内一下子黑烟弥漫,然而锻造作坊内没有任何废气收集处理措施,任凭烟气散发。
针对暗访发现的综合环境问题,市263办公室即将印发整改通知,要求常熟市碧溪新区立即实施李袁村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藕哨浜污染治理,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强化企业环境执法监管,依法严肃查处企业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坚决遏制异味扰民问题;全面开展工业区环境风险排查,消除各类环境安全隐患。
为确保李袁村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碧溪新区要把整治具体内容、完成时限、目标要求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部门)和责任人。同时,针对碧溪新区废气扰民信访举报集中的现象,要求举一反三,立即排查和抓紧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为群众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盛泽:无人机“7X24”小时全天候监测
盛泽环保局为了监测环保数据添了新成员——红外热成像无人机。今后它将夜以继日,从空中守护绸都的蓝天绿水。
伴随着“嗡嗡”的引擎声,四根旋翼快速转动,小巧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地面人员的操作下,这只黑白相间的“蜻蜓”时而上浮,时而下沉,时而盘旋,时而俯冲,时而悬停,灵活自如,如臂使指。
(资料图)
“这台无人机可以上升到十几层楼的高空,轻松跨越各类障碍;使用高清摄像头拍摄,图片清晰,可以为我们环保执法提供第一手证据。”进行试飞的操作员、盛泽镇综合执法局七中队队员张志坚说,日常执法过程中,将由两人配合操作无人机。一人操纵无人机飞行,一人利用机载摄像头进行拍摄、录像,地面的监视器屏幕上,可以看到无人机实时传回的视频图像,企业全貌一览无余。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和严厉,一些环保违法企业把场地建在隐蔽处,或者人为制造障碍,增加了环保执法难度。有了无人机,可以直接飞抵违法现场上空,现场取证。”盛泽镇综合执法局环保科副科长张晓昊说,近年来,无人机技术飞速发展,其运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区环保局也有使用无人机进行环保监测的先例。与其他乡镇和部门相比,盛泽镇这台无人机的优势明显,它是全区首台红外热成像无人机。
“现在有些企业在深夜生产,偷排废水废气。我们的巡查队员即使发现他们的违法行为想要进去制止,还需要叫门,给了他们消除痕迹的时间。而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进行探测,可以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这就是第一手证据。”张晓昊说,装配红外热成像系统后,无人机真正突破了时间、空间与地形等条件的制约,实现了“7×24小时”全天候监测。
张晓昊说,通过无人机采集的图像不但会实时保存,还可以及时传回监测本部,使他们同步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污染情况的分析更加全面、准确,从而快速高效查处环境污染行为,切实提高环境监察监测效能。
吴江:对163家排污企业开展暗管有奖举报
去年12月初,为提高吴江区的环境质量,消除环境污染隐患,吴江区环保局针对印染、电镀、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了污水口、雨水口、冷却水口等“三口整治”专项行动。
据介绍,本次有奖举报主要针对“三口”整治涉及到的印染、化工、电镀、污水处理厂、食品等163家排污企业,鼓励群众举报可能存在的私设暗管等违法违规行为。
为了进一步调动公众有序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借助群众力量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从3月20日起至6月30日,如果市民发现以下163家重点排污企业(这些企业前期已作出了没有暗管的书面承诺)中存在私设暗管行为的,可向吴江区环保局进行举报,举报情况务必详实。所谓暗管,是指通过隐蔽的方式达到规避监管目的而设置的排污管道,包括顶管,埋入地下的水泥管、瓷管、塑料管等,以及地上临时排污管道,使用软管的以抓到现行为准。
经查属实的,区环保局将给予举报人1万元的奖励(举报同一暗管的,只奖励第一个举报者)。同时,为保护举报人,举报专线将由专人负责接听并有严格保密纪律,确保举报人信息不会泄露。举报电话:13616257817
揭秘:江苏“263”行动
据公开报道,2016年12月9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263”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动员会,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启动。
“263”是“两减六治三提升”的简称。
“两减”,即以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为重点,调整江苏省长期以来形成的煤炭型能源结构、重化型产业结构。
“六治”,即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最突出的六方面问题,重点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
“三提升”,即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
“近年来,江苏产业结构重、开发强度大、排放总量高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勇说,“263”行动计划主要是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提出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力求用2-3年时间解决一批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突出问题,尽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
对此,江苏成立了“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省长石泰峰挂帅组长,分管副省长张敬华担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介绍称,这个办公室与一些临时协调机构不完全一样,是实体化运作。
陈蒙蒙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首先是规格很高,由省政府分管省长担任办公室主任,每月到办公室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
其次是参与面很广,27个省级部门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同时,采取集中办公的方式,从14个主要成员单位抽调26名同志从原单位脱产,到263办公室集中办公。